我国轮胎行业政策及环境

2017-08-17

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绝色环保轮胎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轮胎行业在技术方面已逐渐赶超国外同行,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随着轮胎行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下面逐一盘点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2013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施行,随车轮胎出现问题由生产者实施召回。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条例明确了轮胎出现问题的问责方,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专家曹金生表示,造成轮胎缺陷的原因很多,如何界定是由于车主的使用不当,还是生产过程中的设计问题,以及由谁来界定等,仍是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细则的出台。

 

2014年1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93号),取消汽车轮胎税目,自2014年12月1日起执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呼吁了21年的“取消斜交胎和摩托车胎消费税”终于有了结果,并引发了轮胎行业板块股市上涨。无疑,也给身处美国轿车及轻卡胎双反、复合橡胶标准生胶含量下调双重打击下的轮胎行业带来一定的利好。

  

2015年1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的《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仍实行选择税,其中从量税上调为1500元/吨,提高300元/吨。

业内人士称,该方案的实施并未达到提高天然胶价格的初衷,反而增加了下游轮胎企业的成本负担。更重要的是,此次上调,对天然橡胶的上下游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了影响。

  

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轮胎分级标准》、《轮胎标签管理规定》,将于2016年9月15日开始实施。据了解,这个轮胎分级标准主要包含轮胎滚动阻力、湿地抓着性能、惯性滑行噪声等参数。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表示,轮胎企业可以网上申报,提供相关资料,之后,协会会向申报的产品核发轮胎分级标签,届时,这些轮胎上市销售的时候,就可以贴上标签,供消费者选择。

相关数据表明,这些政策的出台确实对轮胎行业的规范发展起了有效的作用,但轮胎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度,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报告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