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车也得配好鞋才行 中国轮胎法国测试
11月份,汽车之家决定继续与Auto Bild汽车画刊合作,为大家奉上了最新一季的《中国轮胎海外测试》。
尽管冬季已经到来,但是这一次汽车之家选择测试的对象依然是8款夏季轮胎(其中有1款韩泰为四季胎)。毕竟冬季轮胎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使用率并不高。
品牌 型号 | 载重速度级别 | 产地 | 重量·千克 | 采购价格·元 |
倍耐力 Cinturato P7 | 100Y | 中国 | 11.58 | 1030 |
邓禄普 Direzza DZ102 | 100W | 中国 | 12.28 | 760 |
固特异 Efficient Grip Performance | 100Y | 中国 | 12.00 | 850 |
韩泰 Ventus S1 noble | 96W | 中国 | 11.64 | 700 |
佳通 Comfort 229 | 100W | 中国 | 11.88 | 710 |
马牌 Conti Max Contact MC5 | 96W | 中国 | 11.22 | 900 |
米其林 Primacy 3ST | 100W | 中国 | 12.22 | 1120 |
通伊欧 Proxes C1S | 100W | 中国 | 12.60 | 750 |
『W代表速度等级270公里/小时、Y代表速度等级300公里/小时』
毫无疑问,位于Mireval的固特异测试场在设施上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这次为期一周的测试工作也让我们收获满满。鉴于前几次测试的都是小尺寸轮胎,这次我们索性购买一些大尺寸的(245/45 R18,适用于奥迪A6L等中大型轿车),看看相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轮胎排名结果是否类似。
NO.1:倍耐力 Cinturato P7
所有湿地项目和主观舒适性均拔得头筹,整体表现很出色。
倍耐力P7并不是第一次参加Auto Bild海外轮胎测试。在2015年的测试中,16寸轮胎的测试成绩并不太突出,不过这一次18寸轮胎的测试结果可谓一鸣惊人。在所有湿地项目中,倍耐力P7都包揽了第一名的位置。此外,测试车手对于这款轮胎的乘坐舒适性评价也相当高。
这款轮胎几乎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均处于第一梯队,优秀且均衡。唯一遗憾的是它的耐磨指数仅为260,相比其它几款轮胎来说略低。除此之外,它并无其它缺点,所以这款倍耐力P7当之无愧的荣获了本次测试的桂冠,完全对得起它第二贵的价格。
NO.2:固特异 Efficient Grip Performance
性能均衡,性价比突出,侧向排水能力还有待提升。
固特异御乘2代在上一次测试中获得第3名,这一次又上升了1个位置。这款轮胎在干地操控和通过噪音两项测试中荣获第1名,在其它大部分项目中成绩也都位于前列。只不过在湿地侧滑以及湿地直线排水两项排名比较靠后,这两项成绩和轮胎侧边花纹的沟槽深度和宽度有很大关系,说明在大量积水路段使用这款轮胎时,还需要谨慎一些。
这款轮胎的采购价格为850元/条,不算太贵,结合它第2名的成绩来看,可谓性价比突出。另外,这款轮胎耐磨指数达到了34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成本。
NO.3 马牌 Conti Max Contact MC5
干湿地性能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噪音也是一如既往的大。
一直以来,马牌轮胎都会出现在测试名单中。以前可能有租用人家测试场地的原因,毕竟在人家的场子,怎么能不顺便测试一下人家的产品呢?而这次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特意换了一家测试场地,看看这次马牌的MC5是否还能取得好成绩。
作为一款即将达到生命周期末端的产品来说,MC5在干湿地测试环节依旧能够取得不错的名次实属不易,这样的优异表现也与以往的测试基本相符。尤其是干地制动性能,再一次获得了第1名。不过噪音一直都是拖MC5后腿的一个项目,尽管这项测试的分数在全部测试中占比不高,但还是会影响到它的最终排名。
这款轮胎的耐磨指数达到了340,已经是比较高的数字了,配上不错的滚动阻力,经济性值得肯定。另外,这款轮胎的采购价格是900元/条,也算是拥有不错的性价比了。
NO.4 米其林 Primacy 3ST
以往的冠军这次却差强人意。
以往的冠军,这次换了大尺寸之后,表现似乎没那么好了。这款18寸的米其林3ST在所有性能测试中竟然都排在中游甚至下游的位置,这着实令我们大跌眼镜。特别是湿地制动成绩,竟然还和前3名出现了断档,一下子多出5米多!
好在这款米其林 Primacy 3ST在舒适性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它带给驾驶员和乘客的主观感受都很好。另外,它在滚动阻力台架测试中也获得了第1名。然而,它的价格也是此次测试中最贵的,所以综合来看,它的性价比并不高。
NO.5 邓禄普 Direzza DZ102
看花纹以为是最运动的,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邓禄普轮胎也没有出现在上一期测试的名单中,而这一次我对它的表现充满期待,因为这款轮胎的花纹设计看上去就很运动,而且在邓禄普官网上标注的也是运动升级型轮胎,那么它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呢?
从数据上来看,DZ102大部分项目的排名都在5-7名之间,表现平平,只有在干地操控项目中拿到了第3名的成绩,看来还是有点儿对不起它标榜运动的定位。另外,我们并没有在胎侧找到耐磨指数,所以无从辨别它的耐用程度。此外,这款轮胎的重量达到了12.28千克,这可能也是导致它滚动阻力增加的原因。
NO.6 韩泰 Ventus S1 noble(H432)
干湿地操控其实都还不错,但制动成绩都比较差。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韩泰这款轮胎属于四季胎,所以在设计上多多少少会考虑到雪天抓地的效果,严格来说拿与其它几款夏季胎横向对比有些不太公平。不过事已至此,就来比较一下吧!从测试成绩来看,这款轮胎的表现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干地操控、湿地侧滑和直线排水项目都进入了前3甲,湿地操控和湿地圆周项目也排在第4名的位置,这说明它的花纹设计还是值得肯定的,而导致制动距离差的原因恐怕就是橡胶配方的问题了。
另外,从胎侧数据可以看出,它的胎面帘布层有6层,比其它参测轮胎都要厚实,这应该会让它更耐用一些。结合以往的测试来看,四季胎在我们这10项测试中的表现都不出色,所以说韩泰这款胎的表现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NO.7 佳通 Comfort 229
多项重要测试环节都垫底,性能表现不佳。
这款轮胎是所有参测轮胎中最便宜的,但是这不能成为它性能差的借口。在权重最高的干湿地制动和操控4个项目中,Comfort 229有3项都倒数第一,我们的测试车手也给出了“Very Bad”的评价。好在合理的花纹设计让它在水膜较厚的湿地侧滑和直线排水项目中挽回了些颜面。
这款轮胎的耐磨指数达到了380,是本次参测轮胎中最高的,这一点倒是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便宜、耐磨似乎成为了佳通制造轮胎最关注的两个点,真心希望国内消费者能够转变一下思想,有什么还能比安全更重要呢?
NO.8 通伊欧 Proxes C1S
唯有通过噪音排第2,其它都很差,这个品牌似乎对倒数情有独钟。
算上这次,Auto Bild一共选择过3款通伊欧轮胎参与海外测试,分别是C100、C100 PLUS和本次的C1S,结果都比较负面,尤其这两次都稳坐倒数第一的位置。我甚至开始怀疑这个品牌是不是不太掌握轮胎制造技术。
从实测数据来看,除了通过噪音确实比较低以外,其它测试项目中的表现都很差,而且它的体重达到了12.6千克/条,是所有参测轮胎中最重的,导致滚动阻力也是最差的。橡胶抓地力不好、花纹排水能力又差、滚动阻力还是最大的,请给我一个买它的理由。
换了一个新场地,这次总没人再说我们偏袒马牌轮胎了吧?当然,我们也想借着这次机会来验证一下:不同的测试场地是否会对最终成绩产生影响?以往的种子选手能否再续辉煌?差等生又能否翻身证明自己呢?
按照惯例,还是先来介绍一下测试流程。这次测试和之前类似,包含干地操控、干地制动、通过噪音、滚动阻力、主观舒适性、湿地操控、湿地制动、湿地圆周、湿地直线排水以及湿地侧滑共10个传统项目。
此次Auto Bild汽车画刊为每个品牌的轮胎各准备了10条,其中干地测试一套4条、湿地测试一套4条、滚动阻力1条、备用1条,8个品牌共计80条轮胎。这些轮胎全部从国内采购,然后海运到法国。测试完成之后,所有轮胎都将直接报废。
◆ 干地制动
在干燥路面上,测量车辆从100公里/小时开始制动,直到刹停时经过 的距离,距离越短说明制动性能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轮胎成绩区别很大。
◆ 干地制动余速
以干地制动距离最短的轮胎制动距离为基准,安装其他轮胎车辆制动到 相同距离时车辆的瞬时速度,比制动距离数字更直观。
◆ 湿地制动
在有1毫米厚积水的路面上,测量车辆从80公里/小时开始制动,直到刹停时经过的距离,距离越短说明制动性能越好。
◆ 湿地制动余速
以湿地制动距离最短的轮胎制动距离为基准,安装其他轮胎车辆制动到相同距离时车辆的剩余瞬时速度,比制动距离数字更直观。
◆ 干地操控
测试人员在全长3.1千米干燥路面赛道中驾驶车辆,每圈平均速度即为该项成绩。该项测试综合考验轮胎的干地各项性能。
◆ 湿地操控
测试人员在全长1.67千米,有1毫米厚积水的赛道中驾驶车辆,平均圈速即为该项成绩。该项测试综合考验轮胎的湿地各项性能。
◆ 湿地直线排水
车辆行驶在积水厚度8毫米的路面上行驶,随着速度增驱动轮开始打滑,车轮转速差达到15%时的速度即为该项测试结果。
◆ 湿地侧滑
车辆分别以65、70、75、80、85、90及95公里/小时速度进入积水厚度为8毫米的测试区。车辆进入测试区后开始转向,此时测量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取平均值后即为测试成绩。
◆ 湿地圆周
车辆在直径72米有积水的环形赛道内行驶,稳定平均圈时即为测试结果。该项目考验轮胎在转弯时的稳定侧向抓地力。
◆ 通过噪音
在发动机关闭状态下,以80公里/小时速度通过测量区,通过时测量到的噪音值即为该项测试成绩。
◆ 滚动阻力
根据欧洲轮胎标签法,通过台架试验测定轮胎的滚动阻力值,该数值与轮胎的燃油经济性紧密相关。
◆ 主观舒适性评价
测试人员在不同颠簸或粗糙路面驾驶车辆,以测试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为轮胎评分。
通过本次测试,前4名的位置依然被倍耐力、固特异、马牌、米其林等传统大牌所占据,尽管有些产品并不全面、均衡,但在性能方面还是说得过去的,只不过较高的售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好消息是并不是排名第一的就是最贵的,马牌和固特异的性价比也还不错。
米其林在这次的对比中仅排名第4,着实令我们有些失望,毕竟在之前的多次小尺寸轮胎对比中,3ST都稳居第一的位置。看来即使品牌花纹相同,但不同尺寸轮胎的性能也有可能不在同一档次上。
最后,对于那些成绩一直位列倒数的轮胎品牌,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就是了。在我看来,通过噪音差、主观舒适性差这些都勉强可以接受,而在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性能方面,绝对不能凑合!
(文/图 汽车之家 张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