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反倾销调查——我国轮胎业需做强品牌效应

2017-08-24

我国轮胎企业也在逐渐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从“价格”向“价值”转变,培育国内高端市场。同时,李旭表示,轮胎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集中整合现有资源,从而长远解决“双反”频发问题。


近年来,三角、双星、万力、森麒麟等具有前瞻性的大型轮胎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打造“智能化工厂”。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峥近期表示,如果实现工业4.0,与同行业相比,合肥万力的人均产值将增加3倍,综合能耗会大幅降低,产品一致性也会大幅提升。


与传统生产相比,“智能制造”在解决人工成本、产品同质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李旭表示,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轮胎企业是否走智能化之路,关系着其未来的长远发展。


 除了轮胎智能化,绿色轮胎产业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发展低碳环保、节油少气的绿色轮胎产业,势在必行。早在2012年,中国已正式启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它的生产全过程践行绿色制造理念,倡导绿色使用。目前,万力、中策、玲珑、丰源和赛轮金宇等国内优秀厂商,已经有产品通过绿色轮胎等级认证。研发绿色轮胎,是顺应国家“两化融合”的趋势,更是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当然,“走出去”也是轮胎厂商的一种优选手段。国内很多轮胎企业调整战略,主动出击,玲珑、赛轮金宇、森麒麟等多家中国轮胎企业,相继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不过,李旭也分析,这几家在东南亚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均有避开美国轮胎“双反”的目的。“对整个行业来说,中国轮胎业的竞争力要全面升级,在国际市场用品牌说话。”

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