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农态度决定橡胶供应缺口大小

2017-07-25

7月以来,国内商品市场出现明显反弹,各个板块轮番发力,热点品种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样的氛围下,沪胶蠢蠢欲动,1801合约站上16000元/吨的重要关口。


胶农态度决定供应缺口大小

ANRPC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橡胶供应量预计增长5.5%,至1275.6万吨。尽管供应增速预期偏高,但相对于1290万吨的年消费量预估,仍存在14.4万吨的缺口。


印度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对橡胶产量增量的贡献较大,其1~6月累计生产34.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5.02%。与此同时,泰国累计产量为181.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89%。考虑到泰国新增割胶面积扩大,后续产量将维持增长。整体上,若天气正常,则全球橡胶产量维持5.5%的增速无可厚非。

2017年橡胶产量的变数来自胶农。国内市场上,据央视一套报道,由于胶价低迷,云南三成胶农弃割。结合汇率因素考虑,12000元/吨为橡胶的成本线,若胶价长时间停留在该位置以下,则主产国胶农弃割的规模就会扩大,供应缺口随之放大。


保税区库存下滑

6月,我国进口天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52万吨,环比减少5.4%。进口量环比下降的原因是国内天胶下游库存偏高,资金周转受阻,部分工厂在4、5、6月缩减长约。


天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连续3个月走低,有利于去库存的推进。截至7月17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较上期减少1.19万吨,降幅为4.4%。天胶库存下滑,标胶出库较多;合成橡胶库存由增转降,混合胶出库较多。上周,青岛保税区仓库橡胶出库多集中在600~800吨,一些仓库入库基本能弥补出库的空缺,另一些则处于净出库状态。

来源:天然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