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固股份转型后市场掉进坑里?
尽管预计规模高达万亿元,但汽车后市场的蛋糕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啃下。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因为后市场发展还不成熟,许多时候,涉足后市场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8月15日,金固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加20.74%,净利润-6505万元,同比减少43.85%。
这是自2015年底以来,金固股份连续18个月净利润增长率为负。
从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主体业务占比60.66%,依旧稳居第一,增长24.98%。
作为该公司转型方向的汽车后市场业务,虽然营收达到近4亿元,占比36.19%,但相比于2016年上半年,减少了9.44%。
此外,汽车金融业务收入2713.58万元,占比为2.45%;新能源业务收入766.65万元,占比为0.69%。
这家公司汽车后市场业务营业收入不到4亿元,营业成本却高达3.91亿,毛利率低至2.43%,同比减少2.16%。
金固股份在2010年上市,但上市之后,其业绩表现一直不太理想。
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遇冷,这也波及到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业的金固股份。在此后的近两年时间中,金固股份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为负数。
2014年,金固股份做出转型的决定,其转型的方向是汽车后市场。用金固股份的话来说,是“互联网+制造业”。
但经过长达3年时间的转型,金固股份的业绩并没有出现好转,亏损反而持续扩大。
汽车后市场在前两年被视为一个投资风口,众多资本融入。
不仅仅是金固股份,包括均胜电子、回天型材、德联集团、万丰奥威等众多上市公司均在不同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但后市场的蛋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从汽配第一股诸葛修车网退市,最高时候估值60亿元到处理贱卖230万元,引发外界一片唏嘘。
汽车后市场业务究竟是这些上市公司的未来所在,还是新的包袱,也是未知事项。
文章来源:头条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