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补胎的知识你敢说你很了解吗?
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补胎方法有贴片补胎、蘑菇钉补胎和热补。这篇文章我们只针对应用最为广泛的贴片补胎和蘑菇钉补胎进行介绍。
贴片补胎
贴片补胎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补胎方式,因为其性价比较高,所以它是很多车主们在修补轮胎时的首选。修补方法为在轮胎内侧“打补丁”(粘贴橡胶补片)。
蘑菇钉
蘑菇钉其实是贴片补胎的升级版,因为外观和蘑菇类似,所以很多人都称它为“蘑菇钉”。不过由于其价格较高,目前来说受众人群较小。
蘑菇钉补胎弥补了传统贴片补胎对轮胎的外部没有任何修复的弊端,增加了杆状橡胶来对轮胎外部进行保护,所以它是较为先进的一种补胎方法。
我们在补胎时同一个伤口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报价,从低到高差异不小,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贴片不同
根据贴片品牌、尺寸、厚度的不同,贴片的价格也会不同。价格低的一般面积较小,只是一层薄薄的橡胶片。价格高的贴片一般明显较厚、面积大,而价格更高的贴片内部还有帘布层,修补效果更好。
粘合剂不同
汽车轮胎是生胶经过高温硫化而成,硫化可以提升橡胶强度并且改善橡胶对温度的敏感性。普通的粘和胶虽然可以保证贴片在短时间内与轮胎气密层的粘连,但是耐久度和抗高温的效果差。
下图是一些修补贴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自行脱落的样本,可以明显看出贴片底部沾满了粉尘和橡胶颗粒,所以可以初步判断这些贴片使用的是普通粘合胶而并非常温硫化剂。
通俗地讲,使用普通粘合胶是物理粘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冷补”。它们依赖于胶水的黏性,时间久了或遇到低温、高温或水,贴片就很容易脱落。而使用常温硫化剂则是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可使轮胎与贴片结合在一起,耐久性较好且几乎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
在确定轮胎被扎穿之后,将轮胎内侧破损处进行打磨处理,为了增加贴片的贴合程度,需要将轮胎内部表面的气密层打磨粗糙,然后吸尘,将伤口位置涂抹粘合胶(硫化剂),随后将补胎用的贴片粘在伤口处并碾压牢固,最后涂抹一层密封胶,贴片内补就算完成了。蘑菇钉多了一步,就是需要在轮胎外侧剪掉多余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蘑菇钉的前提是,伤口必须垂直于胎面同时外侧伤口直径不能大于8mm(蘑菇钉的直径最大为8mm)。
补胎后一定要做动平衡!
做动平衡的目的就是消除车轮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抖动。
外补胶条+便携气泵——郊外应急专用
外补胶条+便携气泵,这种方法已经基本被轮胎店淘汰了。这种方法很适合于在郊外或附近无补胎店的情况下应急使用,很多售卖便携性气泵的厂家都会附送外补胶条,因为操作简单,所以车主在不借助复杂工具的情况下也可独立完成。
外补胶条是一种最为原始的补胎方式,它无需对轮圈和轮胎进行分离,可直接在轮胎外侧将胶条强行塞入轮胎内部。因为没有对轮胎内外侧进行任何加固的处理,导致其耐用性较差,气密性也不能保证,所以在补胎市场中已经被淘汰。
对于普通的家用车来说,建议选择普通的贴片修补即可,性价比高,效果也基本能满足正常的用车需求。而对于那些性能车、轮胎规格较高的车,则建议使用更为高端的厚重贴片或蘑菇钉。当然,贴片的脱落只是偶发事件,使用普通贴片也不一定就会脱落。
关于粘合剂的选择,小邦认为要比贴片更重要。一般情况下,贴片的脱落都是因为粘合剂的黏性消失造成的,所以选择一个效果更好的常温硫化剂显然比厚重贴片的性价比要高。
(文章来源:汽车之家 责任编辑:王旭斌)
点击【阅读原文】赢取新年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