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都过剩 轮胎人还有活路没?
自2月下旬开始,国内外天胶价格止涨转跌,其中沪胶期货主力合约自22310元/吨走低至6月中旬的12200元/吨,累计跌幅达45.32%,而同期泰国合艾市场原料烟片胶报价自95.59泰铢/公斤回落至56.65泰铢/公斤,累计跌幅也有40.74%。上半年如此犀利的跌势不仅回吐了年内涨幅,而且基本回到了去年年中的起涨点。
保价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在胶价持续回落的过程中,国内外胶农对于新一季的割胶前景也由此前的乐观心态转为悲观心态。目前,沪胶价格已然跌至云南和海南的割胶成本线。同时,泰国的胶水报价也令该国胶农收益大幅萎缩。不仅如此,泰国政府还呼吁全球最大的三家产胶国召开会议,商讨削减产量和实施出口配额限制等干预措施的可能性。
主产国已经陆续进入割胶旺季
在东南亚产胶国新增割胶面积扩大的背景下,整体产量维持增长势头,仅有泰国因自然灾害导致产量阶段性下降。据天胶生产国协会估算,今年前5个月,成员国产胶量实现5.9%的增长;上半年,成员国产胶量将达到499万吨,同比增长3.9%。
生产商和经销商轮胎库存积压
当下,国内轮胎企业和经销商手中的成品库存积压严重。今年年初,橡胶价格大涨,加之对后市预期乐观,轮胎企业积极生产,经销商及下游主动补库。然而,轮胎价格涨幅与橡胶价格涨幅不一致,橡胶价格的上涨并未给企业带来收益,集中补库反而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之后,橡胶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和贸易商库存滞销。
目前,轮胎企业橡胶库存能维持3个月的生产,多数堆积在青岛保税区的仓库中,有些甚至放置在仓库以外。据统计,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从年初的10.52万吨飙升到6月中旬的27.88万吨,增幅为165%。其中,天胶21.7万吨,较年初的7.84万吨增加176.79%。
自去年11月以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连续增长8个月,6月中旬的增幅达到周期最大值,说明库存在不断累积。根据库存数据,青岛保税区基本处于爆满状态,这对于沪胶价格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历史规律,库存在达到峰值后,将迎来去库存阶段。只是,目前尚未见到去库存拐点的出现。
整体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接连释放收紧钱袋子的信号,暗示着流动性充裕的好日子走到尽头,这对于全球商品市场而言是个冲击。同时,产胶国步入割胶旺季,供应将进一步释放。此外,国内轮胎行业、终端乘用车和重卡行业需求增速回落,去库存拐点迟迟未至,供需矛盾加剧。
▼点击 更多精彩文章等你
来 源 | 钢联资讯 编 辑 | 刘 润秋
投稿&合作 | 韩天宇 hantianyu@mrluntai.com
轮胎人自己的求职、招聘、求货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