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胎历史上,驿达轮胎和众多大牌拥有了第一次

2017-12-15

谈到轮胎历史的“第一次”,首先介绍下轮胎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车轮

在4600年前,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当然这只是神话,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车轮出现在夏朝前后,逐渐发展出有辐车轮,是轮胎的雏形。

国外最早的车轮

最早制造出车轮的是撒马利亚人,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被动性滚轴,这种东西大大减少了在地上移动时的表面摩擦。轮子带给人类一种新的流动方式,这就是由移动到滚动的飞跃。


第一个发现橡胶的人:

1493-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探索新大陆,他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当地小孩所玩的橡胶硬块;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广泛的应用到车轮上。

 

世界橡胶之父——查尔斯·固特异

1839 年,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固特异经过十几年反复钻研,发现天然橡胶和硫磺粉混合加热后可以使橡胶转化为遇热不粘、遇冷不硬的高弹性材料,橡胶轮胎便随着硫化橡胶的诞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著名轮胎公司固特异的得名就是来源于查尔斯·固特异。

 

第一个充气轮胎发明人——邓禄普

1888年,彼时的邓禄普先生还是爱尔兰的一名兽医,就是这名最不像兽医的轮胎家邓禄普先生却取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当时,邓禄普先生10岁的儿子强尼买了一辆三轮自行车,当时的轮胎还是用硬橡胶做的实心轮胎,在满是石头的路上行走时很不舒服,儿子的抱怨激发了邓禄普先生的灵感,邓禄普先生为解决儿子的抱怨,发明了充气轮胎。

1930年米其林兄弟两个制造了第一个无内胎轮胎;1946年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使得轮胎的使用寿命大大加强,直到今天子午线轮胎依然是主流。


第一个无内胎与子午线轮胎——米其林


第一个有花纹的轮胎——德国马牌

最开始的轮胎没有花纹,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赛道上赛车用的光头胎类似,由于排水和防滑性能不足,很容易发生事故。 1904年德国马牌首创研发了带有花纹的轮胎,次年德国马牌又推出了带铆接防滑刺的轮胎正是因为德国马牌这种创新才让轮胎以及行车安全提升到更高层次,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

 

第一个防爆胎——固特异

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于1934年取得防爆内胎安全轮胎专利,所以固特异的防爆胎到现在差不多有8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他们还给取了个学名叫“缺气保用轮胎”。但是防爆胎的大规模应用和量产确是始于德国马牌轮胎,2001年,宝马第四代7系面市,首次在量产车型中装备防爆轮胎也是马牌。


第一个三防轮胎——驿达

三防轮胎(防爆,防刺扎,防静电)则是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研发出能防静电的轮胎,可别小看这防静电的功能,北方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冬天多次被车上的静电刺痛的酸爽吧!而有了这款防静电的轮胎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从古至今轮胎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这漫漫长夜里,不知有多少代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高超的智慧。正是因为前人的不断探索,让轮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使得如今的轮胎拥有了许多尖端的科技,极大的保障了行车安全。


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占地628亩,现有员工1500余人,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公司由山东能源(世界500强)权属企业枣矿集团公司国有控股,是集半钢子午线轮胎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同时引进国际顶尖的设计技术,拥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建有国家认可实验室,装备水平位于行业前列。


丰源轮胎立足“高端”定位,立志做行业的“领跑者”,联合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研发出赶超国际的“一次法混炼新技术”。与此同时,另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碳纳米管材料的应用”,也成功投入生产。在核心技术支撑下,丰源轮胎“三防”(防静电、防爆破、防刺扎)安全轮胎、漂移胎、雪地胎等10大系列近600个产品规格的丰富产品矩阵,服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近两年来,丰源轮胎取得31项国家专利,是工信部首批符合《轮胎行业准入条件》的23家企业之一 。


责任编辑 |李旭

投稿联系 | 彭冲冲  pengchongchong@mrluntai.com

商务合作 | 杨女士  yanghuifang@mrlun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