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99家化工企业将被淘汰

2017-08-14

山东安委会消息称,截至7月31日,山东临沂、日照、青岛经过“三评级一评价”,结果为“差”的化工企业,分别有100家、34家和165家。


目前,涉及企业已全部停产。

 

山东安委会表示,若不出意外,这些企业将被彻底淘汰出局。


差评企业零容忍


山东化工学会秘书长刘宝胜介绍说,临沂由于是金誉石化“6·5”事故的发生地,已成为山东省化工产业检查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该市100家被关停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肥料、日化加工、甲醛、橡塑制品等行业。


截至7月21日,临沂市已对162家化工企业采取停产整顿措施,安全事故零容忍成为新常态。 


加速新旧转换


刘宝胜表示,这次整治行动是山东省对化工行业、尤其是危化品行业,进行减量整治的缩影。


“6·5”事故后,山东省展开了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自7月中下旬开始,6个专项行动责任落实督察组,分赴17市督导开展专项行动,对安全隐患企业进行就地关停。


刘宝胜说:“很多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不达标、有标准不执行情况突出。”


他认为,这样的企业不仅会扰乱化工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而且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此次化工行业专项排查整治活动,为推动山东省化工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济宁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允东认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


他表示,应通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倒逼产业升级,保障安全生产,形成标本兼治、持续改进的良性机制。


化工企业入园区


山东省计划在2020年6月底前,实现化工园区外危险化学品项目全部关停、转产或搬迁至专业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外一律不新增化工项目。


这也对各地的产业布局、结构层次及企业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济宁市为例,此前散乱在市区内的30多家化工企业,现均已经在济宁化工园区落定生根。


截至目前,济宁化工园区入园项目已有28个,其中落地在建项目15个,总投资58.6亿元。


日照市莒县经信委相关人士坦言,化工园区的搬迁和内部建设,投入比较大,资金问题对于各地都是一次挑战。


他表示,一旦到限定期限未能完成入园,很多企业都可能受到关停或减产处罚,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减量”。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