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代购中国轮胎,非洲小伙成了富豪
一个轮胎经常装错的汽修工,能靠自己的“技术”发财致富,并在老家盖起一栋三层楼别墅?非洲小伙巴德做到了。
15岁那年,喀麦隆小伙巴德开始学汽修。起早贪黑几年后,巴德用攒下的钱开了家汽修铺。当上老板后,巴德很快发现,他的小本买卖要维持下去,需要性价比更高的轮胎货源。在巴德的法国朋友拉斐尔推荐下,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中国轮胎进入了他的视野。 不过,想在国际站上找中国买家下单,需要用英语,而巴德的母语是法语,英文说得磕磕绊绊。于是,他只好拜托懂英语的拉斐尔帮忙寻找货源。这时,一款专门针对非洲路况的卡车轮胎吸引了他俩的注意,他们找到的中国供应商,就是在轮胎行业干了十几年的李忠艳。 2017年11月底,在阿里巴巴B2B总部滨江园区举办的国际站北方优商大会上,李忠艳给我们讲述了她和这位非洲小伙儿的故事。 靠代购中国轮胎,非洲小伙成了富豪 2010年,李忠艳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她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非洲的路况和车况。 “路况特别不好,土路上都是小石子。”李忠艳说,真实的非洲比她想象的还要落后。李忠艳去的城市在西非属于大中型城市,但路边几乎看不见公共厕所,每天,她只能尽量少喝水。 第一次交货后,李忠艳照例联系上巴德,希望他能向其他买家一样拍一个反馈视频,这样她好让工厂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改进轮胎的胶料、排放和结构,让出口的轮胎更适合非洲颠簸的路况。“因为英语不好,当时巴德提供一个视频都挺费劲的。”李忠艳回忆道。但即使如此,巴德还是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希望和李忠艳做生意。 来自各国商家的轮胎反馈 2012年,李忠艳和同事一起去了趟喀麦隆,老客户巴德的修车厂是她不能错过的。到了当地,李忠艳发现,搞起中国轮胎代购生意的汽修工人巴德,已经在当地盖了一座三层别墅,有儿有女,生活美满。 参观完别墅,巴德为李忠艳秀了一把“换胎技术”,李忠艳却看得傻眼了。原来,巴德和许多非洲客户一样,装轮胎只管大小合适,却并不知道根据花纹特性,不同的轮胎应该被装在不同的轮位上。李忠艳赶紧来了一场现场教学,告诉巴德如何正确安装轮胎。 让李忠艳感到震惊的是,连靠中国轮胎发家致富的巴德,对轮胎的专业知识了解也不多。这说明,非洲轮胎市场还处在野蛮生长阶段。 不过,与此同时,非洲确实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调研机构HIS的报告显示,非洲市场的汽车需求量,会在未来10-20年内实现翻倍。另有相关数据显示, 2016年非洲工程轮胎市场规模约为8亿美元,并将在2021年达到11亿美元。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和利比亚是非洲前五大轮胎市场,占据了2016年非洲轮胎市场超过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横滨、BKT等国际轮胎品牌相比,高性价比的中国轮胎品牌,在非洲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一条轮胎的价格能做到大牌的一半,同时轮胎的使用寿命也能达到80%。”李忠艳表示。另外,中国在非洲有许多基建项目,引进了不少中国卡车,这些卡车的轮胎都需要周期性更换,而且要使用原车轮胎,这也让中国轮胎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文章来源 | 天下网商 责任编辑 | 李旭
投稿联系 | 彭冲冲 pengchongchong@mrluntai.com
商务合作 | 杨女士 yanghuifang@mrluntai.com